根管治疗是目前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常规方法。通过根管预备,清理髄腔及根管内的感染牙髓和坏死物质,并进行适当消毒,最后充填根管,防止感染物进入根尖周的组织,预防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。
当然这还并没有结束,根管治疗后的牙齿,因为治疗的需要,清除发炎牙髓的同时牙齿也就失去了神经与血管的营养供给,比较脆弱,牙齿也会丧失部分牙体组织,容易劈裂。为了延长患牙的使用时长,一般建议根管治疗后的牙齿进行牙冠修复。
但有些患者可能会多出一个步骤,需要在牙根里面打桩,做了桩冠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什么是打桩?为什么需要打桩?今天,我们就来具体说一说。
一般情况下,需要做根管治疗的牙齿,大多数都比较严重,否则可能不会做根管治疗。
医生做根管治疗,清理、磨除龋坏的牙体组织时类似于“清创”,对牙齿进行治疗的同时,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牙齿的抗折性,还有一些患牙是根尖周炎,牙髓已经坏死很多年了,没有了营养供应、脱矿、进食崩损等等原因,健康牙体组织剩余的量就很少,其抗折性自然不佳。
如果在较少的牙齿硬组织上直接进行全冠修复,制作出来的全冠修复体,容易出现从牙颈部折断或冠脱落的情况。 根管治疗之后,将修复体的一部分插入根管内,插入根管内的这部分修复体被称为桩,这类利用桩插入根管内来获得固位的冠修复体,被称之为桩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