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上牙套前通常需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:
①各项检查,病史调查,拍片、取模、拍照,建立病例档案。
②结合患者主诉、时间、美观、经济,设计正畸方案。
③做准备,根据个人情况,拔智齿、正畸牙、龋齿等,进行各项治疗,牙周情况稳定,再戴牙套。
经历了以上几大步骤,正畸治疗才算正式开始,不少人疑惑:为什么正畸治疗前需要经历这么“繁琐”的诊断和检查过程,医生的正畸方案设计又是怎么一回事?
每一个正畸方案都是独一无二的,也是体现医生水平与实力的环节。所以,大家在这个环节一定要认真听、不懂就问。其中这五个问题,是你听方案中的重点。
牙颌面部畸形归根结底是因为牙齿与颌骨的不协调所引起的,常见牙颌面畸形可分为两种情况: 颌骨发育正常,牙齿排列絮乱,即牙性畸形 颌骨发育异常,牙齿排列紊乱,即是骨性畸形 骨性畸形单纯依靠正畸是无法完全解决的,需要通过正颌手术才能有效改善。 1、拔牙问题 牙齿矫正要不要拔牙取决于大家都熟悉的牙齿拥挤度、牙齿突度、牙弓突度、面型突度,还有大家不太熟悉的spee曲线、下颌平面角大小等等,详细检查后,符合适应症的才会拔牙。 拔牙的基本原则是:在保证效果的同时,第一尽量少拔牙;第二尽量对称拔牙;第三优先拔除不健康的牙 2、矫治方式 即牙套的选择问题 一般情况下,牙套作为矫治工具,没有绝对的好坏,但有各自一些特点,患者在了解清楚的前提下,完全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(比如职业需求经济条件等)选择某一种就可以了,最终的矫正效果差别不大。另外,每位正畸医生也都有使用偏好与擅长,患者可以根据不同医生给出的正畸方案进行综合考虑。 3、支抗设计也就是骨钉问题 骨钉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一个施力的固定源,提供一个辅助的力量来拉动牙齿,提高矫正的效率。 尤其在改正龅牙、露龈笑、深咬、臼齿过度萌出、齿列需后退等情况都有比较好的疗效。具体到你的正畸方案,需不需要打骨钉?打的位置与作用,医生都会给你详细的说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