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特殊时期女性口腔护理指南
时间:2023-04-05 浏览次数:497女性的成长路上面临着各种挑战,口腔方面也不例外。女性进入不同的生理阶段,雌激素水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,进而打破口腔的微生态平衡,导致口腔细菌增殖和变异,从而增加牙周病、牙龈炎、牙齿敏感等口腔疾病的发生风险。
今天昌华玉牙带大家简要了解下作为女性,在下述四种特殊时期应该注意的口腔问题及护理建议~
一、生理期
生理期前后,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会下降,会导致口腔黏膜的抵抗力下降,易发口腔溃疡,牙龈容易出血、肿胀、疼痛等。此外,生理期也是牙齿最易受损的时期,因为酸碱度失衡会导致牙釉质软化和龋齿发生。
针对这些问题,生理期女性应该注意以下几点:
1. 生理期女性血液凝固性降低,不宜拔牙,拔牙会造成创伤和出血,很可能引发感染或其他并发症。
2、生理期期间妇女的痛觉神经比较敏感‚全身抵抗力相对较差‚治疗牙病常会感到疼痛‚而且容易发生感染。所以‚女性最好避开月经期再治疗牙病,一般生理期结束后8-14天治疗较佳。
3、针对口腔溃疡,建议多喝水、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、避免辛辣刺激和过硬食物。
4、坚持刷牙和使用漱口水。刷牙可以去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,保持口腔清洁;漱口水可以杀菌消炎,缓解牙龈炎症。
二、备孕期
备孕期是准妈妈们为迎接新生命做好准备的时期,在这个时期,除了调整身体状态外,还要注意预防和治疗牙周病。牙周病是指由细菌引起的影响牙龈、骨质和其他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会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,并可能增加早产、低体重儿等风险。
因此,在备孕前,请做好以下几件事:
1、孕前洗牙预防。洗牙可以彻底清除深层的菌斑和结石,并改善口气。
2、治疗龋齿。龋齿会引起牙髓或根尖周围组织感染,并可能影响全身健康。
3、拔掉多余或坏掉的牙齿,并进行修复或置换。这样可以避免在怀孕后再进行复杂或危险的治疗。
三、孕期
准妈妈的牙齿事关两人健康,常听人说“生个娃娃掉颗牙”‚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‚但也说明怀孕对女性牙齿有较大的影响。
由于怀孕后,女性就进入了特殊的生理阶段‚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度升高,并伴有呕吐、食欲变化等现象,使口腔中的 pH 值下降‚酸性增加‚易患龋齿、牙龈炎等口腔疾病。
有研究表明,牙周病在孕妇中发病率为5%~20%,甚至有研究表明,约有50%的孕妇发生一定程度的牙龈水肿和牙龈炎。母亲孕期牙周病有可能会使得胎儿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增加,包括早产、极早产(妊娠少于32周)、胎儿生长受限及先兆子痫等。其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牙周病导致病原体或炎症产物(如细胞因子)的释放,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影响胚胎组织或羊水进而对胎儿造成影响。
另外,还有研究表明,妊娠期牙周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,与未治疗的患者相比,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数量有所减少。因此,为了保护自己和宝宝的口腔健康,孕妇应该注意以下几点:
1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慎重用药、戒烟戒酒。
2、定期口腔健康检查。根据不同的孕期,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。
(1)前3个月危险期,仅限紧急口腔治疗,不能拍摄牙片。如果有牙痛或其他不适,请及时就医,并告知医生自己的孕情。
(2)4-6月在保护措施下适当治疗。这个时期是比较安全的时期,可以进行一些必要的治疗,如补牙、洗牙等。但要避免使用含汞或其他有毒物质的材料,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。
(3)后3个月避免全身麻醉,紧急情况下可采取局部麻醉。
四、哺乳期
在这个时期,母亲需要为宝宝提供营养丰富的母乳,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情。哺乳期对于母亲和宝宝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时期,所以在这个时期也要注意以下几点:
1、月子要刷牙,采用软毛牙刷。月子是恢复身体和调节内分泌的关键时期,在这个时期要坚持刷牙清洁口腔,并使用软毛牙刷避免刺激或损伤牙龈。
2、不要拔牙。拔牙会造成出血和感染,并可能影响母乳分泌或质量。
3、使用漱口水。漱口水可以帮助消除口臭和预防龋齿,并且不会影响母乳成分。
4、坚持母乳喂养,有助于预防宝宝地包天。地包天是指上颌骨发育不良导致上颚窄小、前突或后缩等畸形。母乳喂养可以促进上颌骨正常发育,并增强宝宝对抗感染和过敏性疾病的能力。
综上所述,女性特殊时期除了不能拔牙之外,还不能种植牙。如果想种牙,必须要等哺乳期结束之后,咨询专业的口腔医生,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求做出合理的选择。
以上就是昌华玉牙为大家准备的女性特殊时期专属口腔护理攻略,希望能够帮助到每一位关注自己口腔健康的女生们。